新闻详情

四个河南人,掏空了中产的钱包

3
发表时间:2025-07-03 09:10

在中国广袤的商业地图上,河南商人一直低调却锋利。他们不是最会讲故事的,却往往是最懂人心的。

最近十年,有四位河南男人,悄无声息地靠各自的“绝活”,精准锁定中产的钱包入口:

蜜雪冰城的张红超、张红甫兄弟,泡泡玛特的王宁,以及胖东来的于东来。

他们不靠天时地利,不讲“高科技”或“平台赋能”,却能让顾客心甘情愿,一次次买单。他们的生意哲学里,没有硅谷思维,只有实打实的“接地气”。

蜜雪冰城

蜜雪冰城的故事,从一辆冰柜推车开始。

1997年,19岁的张红超,扛着几块冰在郑州城中村摆摊卖“寒流刨冰”,吃了三次创业失败的苦头,还曾跑去合肥卖糖葫芦,铩羽而归。

直到1999年,他在一所高校门口重新出摊,才终于熬出了第一口热汤。

真正的爆发是2006年。彼时郑州流行一种售价20元的“火炬冰淇淋”,他盯上这股风潮,用二手机器反复调试,做出只卖2元的同款。

结果一天卖出5000支,打响“极致性价比”的第一枪。

此后,兄弟俩一路猛攻供应链,自建果园、工厂、冷链物流,把一杯柠檬水的成本压到1.5元,门店售价仍只收4元,甚至在海外也复制成功。

到2024年,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.6万家,年营收187亿,成为现制饮品界的“可口可乐”。

泡泡玛特

而要说谁能精准捕捉中产的情绪漏洞,那非王宁莫属。

这位出生于1987年的河南男人,曾在郑州大学门口摆过格子铺,卖足球培训、拍校园纪录片都不算太成功,直到2010年在北京开出一家潮流杂货店“泡泡玛特”,差点倒闭。

转折点来自2016年的一条微博。他发现日本娃娃Sonny Angel爆红,便发文询问粉丝还爱收集什么,几千条留言中“Molly”频频出现。

他立刻飞去香港,签下Molly的设计师Kenny Wong,并以59元推出首款盲盒。

三天内售罄十万套。

他深知年轻人的两大执念:收藏欲与社交焦虑。

通过限定款、隐藏款机制,把一个塑料小人,变成圈层标志,更在二手市场炒出天价。

如今,泡泡玛特市值超1600亿港元,进驻卢浮宫开店,在曼谷首店单日破千万销售。

网友自嘲:“买盲盒比炒股还刺激,河南人把心理学玩明白了。”

胖东来

零售寒冬里,于东来的“胖东来”堪称逆天存在。

他初中辍学、卖冰棍、坐过牢,1995年靠1万元起家开烟酒店,却从一开始就立下规矩:“坚决不卖假货。”

他的超市,被誉为“细节的疯子”:购物车上配放大镜和座椅,冷柜边放防冻手套,找不到商品还可打电话请求补货。

顾客不满意可以退,电影看到一半不喜欢也能退,西瓜切开不甜照样退——这种“离谱”的宠客政策,加上对员工的极致照顾(每年休假135天,店长年薪百万),让胖东来变成了一个“有温度”的商业奇迹。

2024年,仅在许昌、新乡的几家门店,就做到了170亿年销售额,坪效是沃尔玛6倍,利润率超5%。

雷军去参观后只说了一句:“这简直不是商业,是信仰。”

他们的共同密码:让普通人舒服

四个河南男人,做着完全不同的生意,却有惊人相似之处:

蜜雪冰城用低到离谱的成本控制打穿下沉市场;

泡泡玛特靠对“年轻人孤独感”的洞察,成功制造社交货币;

胖东来把“真诚”和“服务”拉到极致,让人宁愿多走两公里也要来他家超市买菜。

而他们,都有意地绕开了北上广的大城市战场,把第一桶金赚在五环外、四线城、大学旁,抓住最广阔、最容易被忽略的“真实中国”。

张红超说:“少赚一点,让更多人买得起。”

王宁说:“我们不是用产品,而是用情绪打动用户。”

于东来说:“商业不是挣差价,是建立信任。”

他们不讲“赋能”,不谈“增长飞轮”,却用最朴素的方式,实现了最深刻的市场穿透——让普通人花更少的钱,获得更多的满足感。

在众多自诩“互联网思维”的创业者高喊“重构消费”“打破边界”的同时,四个河南人早就用最接地气的产品,改写了中国中产的消费习惯。

一杯4块钱的柠檬水,一个59元的盲盒,一家退货随便退的超市—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,背后是几十年坚持、对人性的敏锐理解,以及一股慢而执着的力。

这不是“杀入红海”的传奇,而是“悄然摘果”的现实。

真正的商业奇才,不是能讲多少PPT,而是知道一个道理:普通人的需求,就是最大的风口。



西安信创1999年成立,专注网站建设.为众多政府集团及公司提供网站制作,网站设计服务,西安建网站企业.丰富的网站建设和开发经验,高端响应试网页设计.陕西专业做网站公司.http://www.centrun.cn



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