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在中国,买房为什么是最对的选择?4
发表时间:2025-03-10 09:36 01 之前写他国楼市,很多伙伴看完文章之后留言问:「结论到底是什么……」 我告诉大家,中国的楼市放在全世界都是独特的存在,不可能用他国100%类比。 我认为,未来的情况大致如下: 中国房企日本化、社会内卷韩国化、保障福利新加坡化是必然。 那么,什么是房企日本化? 就是中国的房企未来会进入垄断。 我知道要是3年前说这话,大家会说我“妄言”。 但是,在中国房企四大天王爆雷其三的当下,在TOP100房企陨落70%的今天,这不在是妄言。 我明确的告诉大家,中国房企进入垄断的寡头时代,不过是时间问题。 换句话说,在未来活下来的房企会非常少。反之,只要能活下来,就会形成垄断的寡头。 日本有三大房企,分别是「住友」、「三井」、「三菱」。 1991年,这三大日本房企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萎缩,营业所得也发生了变化。 在1991年日本楼市暴跌之前,日本三大房企75%的收入来自房屋买卖,25%来自其他收入。 现在呢? 日本三大房企的主要收入70%来自其他收入,30%来着房屋买卖。 文章看到这里,如果大家以为我今天要分析房企就错了,我是通过房企,从另外一个维度回答今天的问题: 「在中国,买房为什么是最对的选择?」 我们常说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可日本这块石头该怎么摸,出什么政策才能避免重蹈日本楼市硬着陆的情况,这些都是爸爸思考的问题。 那么,咱们普通人要思考什么? 我认为,应该思考“日本这块石头”带给我们的经验是什么,而不是惶惶不可终日,看到数据下跌就琢磨“我们是不是要衰退”,看到利好政策或者数据上涨就欢天喜地。 那么,“日本这块石头”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? 我认为有两点。 (1)核心资产必涨 日本从1991年之后,经历了繁荣-衰退-楼市暴跌,但到今天,日本东京的公寓价格已经高于1991年崩盘之前。 近十年,日本房价更是一路上扬。 (2)租金必涨 关于日本房租上涨这个事情,我从两个维度,给大家做个呈现。 第一个维度的就是日本三大房企的经营收入。 日本三大房企,其经营收入的结构变成了70%非销售业务,30%来自房屋销售。 以三井房地产为例。 我没找到最新数据,下图虽然是2017年的数据,但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,租赁收入占比达到31%,这相当于日本三井非销售业务收入的50% 第二个维度就是租金走势。 先说日本住宅的租金—— 关于日本租金连年上涨的数据非常多,为了让大家看清楚,我再给大家呈现一些数据。 比如,住宅租金价格。 ——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日本房产数据显示,整个东京圈的二手房每平米租金环比上涨0.5%,租金均价为3,333日元/㎡(约合人民币166元/㎡)。 而东京核心区域的租金更贵,租金均价为3,742日元/㎡(约合人民币186元/㎡)。 其实不仅是东京圈,日本主要城市的公寓的价格都保持震荡上扬的趋势。 再比如商办租金。 日本经历消失的30年,房地产规模萎缩,房价经历了漫长的攀升,但商办类产品的租金多年保持上涨。 「大阪」—— 「东京」—— 文章至此,回归前文的问题:日本这块石头带给我们什么经验?对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? 我想,无非一句话:居住维度的支出,不论租赁还是购买,最终都是上涨。 是的,日本经历了消失的30年。 但从2023年开始,日本东京圈住宅价格就涨至1991崩盘之前。 是的,日本年轻人都不买房。 从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看,日本东京都,出租房占整体住宅数量的比例为49.1%,接近一半 但正因为租赁比例如此之高,这租金就一直上涨。 再看今天的文章标题:「在中国,买房为什么是最对的选择?」 因为如果你认为“我们也会像日本一样”,经历消失的30年,那么我们可预见的未来就是核心资产必涨、租金必涨。 所以,就算房价暴跌,从居住角度看,居住成本也不会因为房价降低而减少。 反之,如果你认为“我们不会像日本一样”,那么按照我们2008年、2015年楼市的行情,当止跌企稳定调出来之下,这轮楼市行情终究还是要涨回来的。 所以,「在中国,买房为什么是最对的选择?」 因为租房的成本会越来越高,关于这种趋势,看这篇文章《房地产双轨制,用一套房借鸡生蛋,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?》 如果说,之前韩国楼市的分析,今天日本楼市的分析,都不能让你透过现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,那么,我再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案例吧。 买房如何能少负债,推荐阅读文章《这样买房,多赚200万(3)》 最近几天,我没把大家的留言放出来。 为什么不放? 因为我感觉大家都很焦虑,且焦虑得都生了怨气 为什么会这样? 要说大家的生活水平,相较于20年前真的有天翻地覆的提升。 要说大家的收入水平,相比过去20年增长也远超100%。 可为什么大家越来越焦虑呢?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:钱,越来越不值钱了。 那么,该怎么办呢? 换句话说,除了自己996的努力,对普通人而言还有什么选择吗? 来,咱们看看厦门陈女士的做法。 陈女士在1973年把1200元存入银行,44年后连本带息拿回了2688.4元。 那么,陈女士这个做法到底是亏还是赚呢? 我给大家算几笔帐就清楚了。 第一笔账:在1973年的12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? 我查了早期的新闻报道,彼时的产业工人平均工资是60元人民币/月。 我又问了下父母,让他们回忆一下1973年的时候,大概的工资水平。 他们说在1973年能拿到60元/月的工资,职业都是医生或者教授,算是很高的收入。 他们记忆中,当时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在20元/月——30元/月。 那么,按普通工人的工资比例推算,1200元➗ 20元等于60个月的工资。 而我们现在的工资按一线城市毕业生入门最低工资5000元计算,60个月等于30万。 也就是说,在1973年的1200元约等于2023年的30万元左右。 我又查找相关资料,找到了一份关于1973年商品价格: 时令蔬菜是4分至5分一斤、猪肉是5角至1元一斤、鸡蛋是7角5分一打、米是1角7分一斤(此数据来自于1973年的《新闻周刊》和《时代》相关报道) 按照1973年一斤猪肉1元钱计算,1200元可以购买1200斤猪肉。 也就是说在1973年的时候,1200元相当于1200斤猪肉。 而存款44年后获得的本息是2688.4元,按照现在超市盒装猪肉价格计算一斤猪肉的价格在41元。(截图信息:2023年某知名超市送货平台价格) 那么,这2688元只能购买65斤猪肉。 也就是说,这1200元存放银行44年,虽然利息达到了本金的45%,可从货币购买力的角度看,货币的购买力在44年间至少贬值了30倍。 其实,过去也好,现在也罢,从来都不是物品变得更贵,而是“钱”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。 第二笔账:在过去一碗面条是4元钱,如果我们在银行存1万元相当于2500碗面条。 假设我们将1万元存钱放入银行,按照3.5%年化收益计算,十年后存款会变成1.35万元。 但按照2008年面条4元计算,现在面条涨至10元钱,银行1.35万元的存款只能购买1350碗面条。 其实,在一线城市或者21个特大城市的核心区域,已经很难找到10元一碗的面条了。 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说钱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,也可以说生活的成本在不断上涨。 虽然,面条还是一样的面条,猪肉还是一样的猪肉,但这些商品的价格却在不断的上涨。 这就像坐船一样,你坐在船上,总感觉两岸的树木在不断后移,但树木并没有动,只不过你坐在船上而已。 在现代货币不断超发的前提下,我们每个人都是坐船之人。 再回看今天文章的标题:「在中国,买房为什么是最对的选择?」 因为现代货币贬值的趋势永恒不变。 来,再给大家看张m2增速图。 中国这些年的m2增速都保持在高位,在2023年平均增速更是达到了10%以上。 尽管过去16个月,我们出现了通缩,CPI同比增速为负,但这并不等于钱的购买力会变强,因为左一个1万亿,又一个1万亿,正在不断的被投入市场! 换句话说,货币购买力,正在贬值! 换句话说,他们追求的3%通胀,正在进行时! 大家要明白,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现代货币的本质,这世间的一切商品,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。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。 如果你做银行的理财,假设每年有5%的投资收益。 第一年105万、第二年110万,以此类推118万,121万,127万,134万,141万,148万,155万,163万。 也就是说,你做年化收益5%的理财,十年以后100万的投入会得到163万的本息。 那么,如果买房呢? 假设你全款买了一套房子。 按照过去20年房价上涨20倍计算,每年增长10%计算,那么你的这个房子10年后是多少钱呢? 第一年110万、第二年是121元,以此类推 133万、146万、160万、231万、176万、194万、213万、234万、258万。 你拿100万全款买了一套房子,如果这套房子能赶上10%的平均年化收益的话,十年以后你这套房产是258万。 如果,你换一种思路呢? 首付三成贷款买房,100万能买到多少钱的房子呢? 能买到300万的房子。 那300万的房子,每年增值10%的话是多少钱呢? 第一年330万、363万、399万、439万、483万、531万、584万、642万、706万、777万。 所以呢,人生的差异就是这么拉开的。 十年前的决定,决定着十年后的收益。 如果你选择理财,你十年以后的收益是163万。 如果你全款买这套房子呢?十年以后的收益是258万; 如果你首付三成贷款买的房子呢?你的收益是777万; 当然,谁能保证房子每年能增值10%吗? 没人可以保证。 但我们都知道,无论房子涨跌,三种趋势不变,就是: 「现代货币就是无锚货币,超发是必然」、「房租上涨是必然」、「长周期,核心资产上涨是必然」 所以,再一次回看今天文章的标题:「在中国,买房为什么是最对的选择?」 因为只有买房这一个选择。 或者说,面对货币超发、租金上涨、核心资产价格上涨的趋势,除了买房,普通人没有第二个优化选择。 在货币贬值的前提下,该怎么配置家庭资产和现金流,可以看文章《房地产双轨制,用一套房借鸡生蛋,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?》 买房,本质是一种负债行为,该怎么办,可以看文章《这样买房,多赚200万(3)》 (1)什么是穿越周期的能力。 有人说好好工作,千万不要跳槽。有人说AI时代,一定要技术革命,有人说.......... 我告诉大家,对普通人而言,这些不是穿越周期的能力。 普通人穿越周期的能力是认知能力。 换句话说,在经济波动、技术更新的背景下,明白选择什么的意义。。 (2)不要租房。 买房踩错周期,或大亏,或小亏,但无论如何,都不应该惧怕买房这件事,因为相比买房亏钱,租一辈子房,才是最亏的事情。 但我知道,这也是白说。 因为有钱,谁都会买房,没买房,租房本质就是没钱! (3)角度不同 一根棍子插入河水之中,鸟儿看到的棍子是笔直的,而青蛙看到的棍子却是弯的。 同样一根棍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? 因为鸟儿与青蛙所处的环境不同。 正因为环境不同,认识事物的角度也各不相同。 鸟儿生活在空中,看到的棍子没有受到外力影响,看到的棍子是直的。 而青蛙生活在水里,光在水中产生了折射,青蛙看到的棍子就是弯的。 从鸟和青蛙生存的环境看,他们看到的棍子都是真实的。 买房这个事情,尤是如此。 西安信创1999年成立,专注网站建设.为众多政府集团及公司提供网站制作,网站设计服务.西安建网站企业.丰富的网站建设和开发经验,高端响应式网页设计.陕西专业做网站公司.https://www.centrun.cn/ |